每當看著家裡亂糟糟的樣子,心情也隨之暴躁起來,想必很多人會有同我一樣的心情。
雖說做家務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,但是真正面對這些雞零狗碎的整理事務,身體就不聽使喚,想要逃避。
同樣是做家務,為何日本主婦就能把家裡捯飭的井井有條呢?觀察了許多日本家庭,我發現了整潔美觀的廚房,在這十個細節上都做得很好,下面就為大家分享下,日式收納的秘笈。
都說日本家居裝修細節化處理得好,到底好在哪裡,咱們心裡要有數~
就拿廚房來說,雖然面積不大,也能整潔如新,光靠主婦們的超強收納是遠遠不夠的,關鍵都藏在這6個小細節裡:
01廚房檯面局部抬升20cm
檯面外側局部抬升,省得做飯時稍有雜亂,就被看得一清二楚,更重要的是這20cm還能拿來內嵌做收納,不過要注意避開燃氣灶附近,水槽附近酌情考慮,避免濺水省得清潔麻煩,因此一定要保證水槽深度不宜過淺。
02懸掛廚具
我們平時做飯的時候需要很多鍋鏟,湯勺,還有各種型號的刀具,別看這些東西小,但是既想要收納整齊,又想日常使用方便,還真的有點不容易。現在將灶台一部分抬高20公分,然後在上面安裝幾個掛鉤或者伸縮杆,烹飪用具掛在上面隨手就能拿到。
水槽前面裝個伸縮杆,洗碗用的抹布和手套用完直接掛在上面晾乾。
03櫥櫃收納幾乎全是抽屜
這點跟國內有很大的不同,日本廚房的地櫃以抽屜為主,整個分類更加明晰,拿放也會更省心,而國內很顯然更考驗個人的收納能力,空間浪費太嚴重。
地櫃改成抽屜後,就能很好解決這個問題,不過咱們要注意一般定制櫥櫃,對於抽屜會有數量要求,超過了就算增項,即便想要,咱們也得在之前問清楚了。
實在不行,教大家一個法子,櫃子內部用塑膠盒,代替抽屜也會更好用~
04廚房一側整面做推拉門收納
廚房一側如果有整面牆,除了最基本的吊櫃+地櫃,他們會做整面的推拉門,內部用隔板進行收納,當然了,隔板最好是可調整的,整個收納更多了,而且拿放時更加一目了然。
除此之外,為了避免清潔麻煩,有些也會在地櫃+吊櫃外裝推拉門,中間空出個小平臺,方便使用小家電,推拉門一關,整個清爽整潔,雜亂藏得住。
05地櫃至少空出一格
地櫃空出一格,不少人看來是浪費,其實真正用起來就明白了,尤其對於中小戶型來說,本來廚房面積不大,過道較窄,地櫃空一格放垃圾桶,也不用擔心它礙事了。
或者更加注重收納的,改成移動櫃增加檯面空間;
或者用上小推車,隨拉隨用,整個靈活性和便利度很好。
06廚房檯面外側的內嵌收納
廚房檯面外側,即便是一堵牆,只要不是承重牆,咱們也能想辦法拿來用~
內嵌做櫃子拿來收納,豈不是更好,平時還能多放些雜物、碗碟等,尤其是靠近餐桌的,還能當做餐邊櫃用,省得想要用什麼,一趟趟的跑廚房。
07水槽下水口不在中間在一邊
日本水槽的確值得稱讚,看著普通,但實用性真的是非常高!
水槽底部帶有坡度和滑軌設計,將下水口安置在一邊,排水速度快不說,也容易保證水槽內部的乾淨清爽,而且他們是隱形下水的,壓根不用擔心有異味。
08水槽過濾網
想要再進一步,連一個下水孔也不想掏,那麼可以在水槽下水口裝上水槽過濾網。
三天更換一次,手一提垃圾便出來啦,不用再用手掏了,更方便,也很便宜。
09清洗區域
日本的水龍頭跟我們平時的水龍頭還是有很大區別的。
其一它是可抽拉式的,省水省錢使用也很方便。清洗檯面就更加簡單了,不管是水槽裡還是檯面,只要髒了直接將水龍頭拉過來沖一下就可以了。
其二這種水龍頭還分為淨水和原水兩種模式,上面有個調節按鈕,平時洗菜洗碗用原水模式,飲用水則用淨水模式。
10做飯區域
所謂做飯區域自然是指灶台了,日本廚房裡的一些常用的調料利用置物架全都擺在灶臺上,充分利用了縱向空間,也方便了平時拿取。常用的餐具選擇掛在牆上,一點也不占空間。
日本的灶台下面還有一個烤魚架,只要設置好火力和定時,就跟個小烤箱一樣,業主偶爾還能自己動手做一些燒烤料理。
柔哥有話說:
跟日本的廚房相比,咱到底差哪了?為啥日本大多數人家的廚房不裝吊櫃,收納空間也只增不減?我到現在也才明白,原來日本就算是不裝吊櫃,光是憑藉這10個妙招,也能讓收納空間輕鬆多10㎡,國內照著學也是同樣的道理。